1
大陆演播室制度从何说起?
2005年,中国大陆娱乐圈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今年,知名经纪人王景华与华谊兄弟完成五年合作协议,带领陈道明、刘嘉玲、梁家辉、夏雨等知名演员跳槽。
对于十多年前华谊兄弟在大陆影坛的地位,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有直观的感受。总之,在华谊兄弟占据半圈的时候,他们都略显保守。世纪之交,冯小刚导演的国产电影贺岁档影响至今。与华谊兄弟深度合作,引来众多演员。
今天的王景华远不是一个普通的经纪人。曾牵手李冰冰、任泉、胡军等多位艺人,被业内称为“金牌经纪人”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王景华离开华谊兄弟可以说是在当时的大陆娱乐圈掀起了一场“地震”。
资料图:华谊兄弟创始人兼董事长王中军。陆欣摄
虽然华谊兄弟创始人之一的王中军对外宣称“没有华谊谁都可以”,但娱乐圈的规则确实发生了变化。
华谊兄弟开始建立艺术家工作室体系:每个艺术家被分配到一个量身定制的小组,每个小组由一个大代理、一个小代理、一个艺术家助理和一个企业宣传组成。艺术家被视为品牌Build。
工作室利用名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借用公司资源进行个人整合,收益也与原公司共享。明星与签约机构签约开工作室是一种常见的模式。艺人得到更好的服务,公司也可以借此绑定知名艺人。不过这种模式更适合大牌明星,很难解决公司和艺人的利益平衡问题。
也正是在那个时候,还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的郑爽开始进入影视行业并取得了成功。2009年,校园青春偶像剧《一起看流星雨》让郑爽走入大众视野。在楚雨寻这个角色的帮助下,她迅速从圈内新人成长为“流量管理者”。
2
把名人当IP
走红之后,郑爽的影戏还在继续。2010年,主演《再次一起看流星雨》;2011年,主演电视剧《武则天秘史》、《凤凰图腾》及电影《画墙》、《无限危机快车》等作品播出或上映。. 这位20岁的年轻演员已经有了“明星样貌”。
当然,这不仅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,也是电视台自制剧回归的背景。
2008年前后,电视台的自制剧重新回到了观众的视野。湖南卫视的《一起看流星雨》是这一时期“自制剧”的代表之一。有研究认为,这样的“自制剧”一方面消化了电视剧人才的天赋,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有潜力的演员。在《一起看流星雨》中,曾经的《快乐男声》选手余浩明和魏琛属于前者,而张翰和郑爽显然属于后者。
趁着电视台自产剧的发展,郑爽当年出现在大量影视作品中。
几乎同时,越来越多的艺人选择在合同到期后自立门户。
2010年前后,周迅、李冰冰、任泉、黄晓明、陈坤、苏有朋都成立了个人工作室。当时,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,名人工作室大多依赖知名艺术家。各家工作室经常被媒体对比,甚至以员工年终奖作为对比指标。
结合之前的报道,当时大陆的明星工作室并不大,有的工作室只有十几名员工,明星本身就成为了他们工作室的标志甚至品牌。以今天的眼光来看,在一定程度上,一个明星可以算是一个工作室支持和保证的IP。
资料图:中新社记者罗云鹏摄,供图,陈超摄,李学士摄,中新社记者崔楠摄(从左至右)
随着行业从业者的不断增多和影视综艺作品的不断增多,明星工作室的注册数量也在逐年增加。
企业信息查询系统“企业查询”统计了2011年至今我国艺人经纪公司近十年注册量变化情况。结果显示,截至2019年,艺人经纪公司注册量逐年增加。
2013年,上海郑爽影视文化工作室成立。根据公司查到的内容,郑爽曾任或仍在任法定代表人的七家工作室中,这家成立最早。
根据当时的情况分析,这个演播室应该是与湖南卫视关系密切的天语传媒有关,并没有独立运营。
企业检查截图
3
明星工作室的多重可能
但很快,明星工作室就开始表现出更加市场化的一面。
明星成立个人工作室,远不止是为了经营好某个艺人。除了拍戏,名人开始投资影视项目,签约其他艺人,经营副业;更重要的是,名人直接成为投资者。